LED等新興產業遭遇“剩女危機”忽視“供給側”改革乃首因
LED等新興產業遭遇“剩女危機”忽視“供給側”改革乃首因
這段時間,記者在浙江一些企業調研產業轉型升級。一些生產LED照明燈具的企業反映,這幾年由於競爭激烈,產能過剩,企業的杀手应该能注意到我了日子越來越難過。聽到這個,不由〇得相當困惑,LED在百姓心目中是“白富美”“高大上”的戰略新興產業,國內許多家庭還未來得及“嘗鮮”,怎麽就“未見芳容,已成‘剩女’”了?
LED被稱為第四代光源,與傳統光源相比,具有不可比擬的優那种點。但一查資料,讓人詫異,早在2013年,就有LED行業產能過剩的說法,而LED照明在國內進入快速增長期,還沒幾年時間。
聯想到類似遭遇“剩女危機”的,還有光伏產業。我國的光伏產業在世界金融危機之後經歷了大發展,許多地方把光伏作為新型戰略產業加以扶持,大量企業紛紛投入巨資。但沒過兩年,就嚴重“產能過剩”,一些龍頭企業倒閉,而後面進入的許多企業和資本,錢投了、廠房建了,開弓沒有回頭箭,最終绝技損失慘重。
從現實來看,我國LED燈的國內市場潛力巨大。無論是新增購房者、存量家庭使用,還是公共場所光源◥的采用,都有燈具更新換代的需求。而傳統能源儲量不足,也讓光伏等新興能源的市場廣闊。
造成新興產業“未老先衰”的原因,是“供給側”改革被忽視↑的結果。對於新興產業的發展,一開始保護生產企業的積極性是對的,但到後來,不能一味地鼓勵生產而忽視消費市場。特说道別是過去的一些產業政策,扶持生產,扶持技術,扶持供給,卻往往也无暇顾及身边忽視需求,結果造成了市場的供需嚴重不平衡。
比如LED,許多地方對生產企業補貼扶持,卻沒有補貼鼓勵消費者購買使用。而像歐美在推廣使用節能燈的時候,補貼的是消費者,因為消費市場擴大,傳導過來,一樣還是會促進生產。
加大創新的“供給側”改革,不能像過去那樣,簡單地選擇列出幾個產業作為新興戰略性產業去扶持,而是更多的鼓勵創新,鼓勵應用新的技術。比如互聯網技術,各行各他取出一个暗红色業都可以通過“互聯網+”的方▃式進行改革,包括那些勞動密集型產業一樣可以大幅提高生產率。創新生產方式,改變供求關∞系,從而提高國際競爭力。讓供給側改革跟上消費者實際需求的腳步,才能讓傳統產業煥發青春,讓新興產業不至於“未老先衰”。(來源:LED網)
聯系人:馮先生
聯系電話:18824977778
0760-28193696
0760-28193693
電子郵箱:yonder999@163.com
lihua198502@126.com
地址:廣東省中山市民眾鎮錦例如龙组成员標村錦豐路1號